第27章 李暮歌:大学生的脑子就是好使哈哈哈(2/2)
毕竟她亲姐姐可能不止一次想要她的命了。
颜士玉眼见李暮歌是真不懂,只好再度开口,“宁博士他没有问过良嫔娘娘半句。”
“他没问吗?”
“没有。”
李暮歌见颜士玉回答得十分肯定,陷入了沉思,小说里有写过良嫔和宁家人的关系吗?
忘了,有关良嫔的剧情,大多是以六公主为视角展开,李暮歌回想起良嫔和宁家的关系,只记得良嫔造反,宁家九族都被良嫔拉到地府去了。
良嫔和宁家九族关系都不太好的样子。
“或许是忘了吧,又或者,是知道母妃在宫中安然无恙。再说了,母妃就算遇到困难,他一个国子博士,又能帮什么忙,问了也白问。”
宁疏白作为国子祭酒,尚且无力将手伸到皇帝后宫去,更别说一个国子博士,正五品上的品级听起来很厉害,可对于皇帝来说,也不过是个随时能够替换的小官。
颜士玉想说,就算什么都做不了,心里惦念着的人和事,总归是要开口问一问的。
“别管他了,过两日休沐你陪我出城一趟,之前大皇姐送了个庄子给我,我还没去看过。”
对宁家这些人,李暮歌并不在意,她只需知道,宁家大多数人支持六公主便可。
“是。”颜士玉应了一声,学堂到了。
入内后,两人与同窗们打了声招呼。
国子监和太学不太一样,国子监里的学子大多数不是长宁本地人,而是外地考上来的学子,有真材实料者居多,大家都很卷学习,不太会拿个人出身说事。
即便李暮歌是十四公主,也没有出现一大群人巴结她的情况。
李暮歌的公主身份在国子监还是很高的,也不会出现如太学里一般,她被人霸凌的情况,上一天课下来,李暮歌十分满意。
太有大学那个味道了,李暮歌宣布,今天是她来到这个世界后,最高兴的一天!
回归本职工作了属于,女大学生就应该在大学里上课!穿越后天天让她去搞阴谋诡计,杀人逃命的事情,这个世界实在是太颠了。
李暮歌以前上学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竟然会因为坐在教室里上课而由衷感到高兴。
可惜,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很快就放学了。
放学后,颜士玉跟几个相熟的学子去吃饭,李暮歌知道这是必要的应酬,古代人情社会,官场更是全靠名声和人情。
如果颜士玉不去各种社交场合扬名,以后她参加考试,主考官知道她是谁啊!根本不可能录取她!
李暮歌也是今天才知道,大庄的科举并不完善,答题时没有统一的字体要求,甚至都不糊名。
怪不得科举搞了十几年,依旧是世家占据朝堂大多数官职,不糊名的结果,就是主考官一看考生姓氏,便知这名考生能不能通过考试了。
李暮歌坐上回宫的马车,在马车上,掏出纸笔随意写着,记了下对科举目前制度的了解,还有针对一些弊端的改革。
等她有了封号,定然要迈入朝堂,进入朝堂之后,需得有实绩才能立足。
从科举入手是个好角度,李暮歌发现在国子监中,寒门学子占比并不大,这说明什么?说明世家掌权,不管是为长久计,还是为当前破局寻求角度,希望都在寒门学子身上。
她的未来,也在那群微末之人身上。
马车摇摇晃晃前行,突然停住。
“十四殿下,我家大殿下有请。”
是大公主府的人前来拦车,李暮歌微微蹙眉,比起之前蓉娘子客客气气上门,当街拦车的举动实在失礼。
李暮歌撩起前面的车帘,看了眼大公主府来人,是个年轻的男子,符合大公主审美的俊秀。
面上恭敬居多,举止间略有些焦急之意。
“调头去大公主府。”
听到李暮歌吩咐的车夫应了一声,老老实实调头。
请人的男子松了口气,他还以为这样当街拦人,会被十四公主迁怒,引来一顿谩骂或殴打,没想到这位十四公主的脾气,倒是如传闻中一般温和。
大公主府距离宫门没多远,李暮歌没走多久便到了,拦人的男子就骑马跟在后头,见前头马车停下,他立即翻身下马,恭恭敬敬为李暮歌引路。
要不是车夫带了下马凳,他都要跪地上给李暮歌当凳子用了。
李暮歌见他这般殷勤,表情有些僵硬,她来到这个世界后,就没见过如此殷勤备至的人。
“你只需引路便是,不必做其他。”
“是,谨遵殿下吩咐。”
男子弯着腰对李暮歌谄笑两声,乖乖在前引路,不再干多余的事情。
李暮歌知道古代是个弱肉强食,等级分明的世界,她也直面了森严制度下的身份尊卑,但她依旧没法完全适应,在现代时,她看见人卑躬屈膝地为她服务,都会觉得不自在,更不要说在古代。
还好大庄不是清朝那种动不动就磕头的地方,不然出门都得做好心理建设。
在大庄看见个大清的奴才,这可真是够奇怪的。
李暮歌没忍住,多看了那男子两眼,发现那男子和长宁的男子不太一样,走近就会发现对方虽面若好女,却身形高大威猛,身上估计都是肌肉。
能如此谄媚,一般非世家出身,能被养得孔武有力,定也不是平民出身,想来是家中从商吧。
“之前从未在大皇姐府上见你,你是大皇姐寻来的新幕僚?”
“回殿下话,不是,仆就是个武夫,家里跑镖的,来到长宁后看见了长宁的繁华,不想回家乡了,便在长宁寻个活计,幸得大公主府上管事青睐,便在大公主府上当个跑腿的。”
刚来大公主府没多久,规矩学得乱七八糟,心眼子也没有长久生活在权谋环境里的人多。
李暮歌听到跑镖二字,心下一动。
她很缺情报手段,之前大公主能轻松拿到西北军的消息,她却被困在皇宫那一亩三分地上当睁眼瞎时,她便想创建属于自己的情报传送机构了。
在古代这个没有高科技的时代,驿站是最稳定的情报来源,连官方的军报都是从驿站传达。
但驿站想要渗透进人手,实在是困难,没个三年五载的,绝对做不到。
退而求其次,便是押送物品,天南海北跑镖的镖局了。
古代大多数地方都没有经历过开发,鲜有人烟,荒郊野岭中容易藏着野兽,更有可能出现落草为寇的劫匪,出门危险系数特别大。
商贾做生意出远门,有时候都会跟着镖局行走,镖局是真的很让人有安全感,一听就觉得情报不会丢。
李暮歌有心想弄个镖局,便跟这位曾经的镖师说起话来。
镖师大多善谈,进了大公主府后,处处都是规矩,人人都让他小心开口,男子都快被憋死了,有个人让他多说两句话,他十分开心,李暮歌问什么他说什么。
他叫鲁明,家住北地,母亲是北地护山族,年前一场大雪过后,他父亲得了重病,撒手人寰,家里只剩下老母亲一人,还有年纪尚轻的妹妹了。
他长得高壮还真不是家境殷实,纯粹靠先天基因好,外加父亲是猎人,能吃足够的肉蛋奶。
据说北地护山族,男子一般身高六尺,女子最低也五尺有余。
男的一米九,女的最低一米七,好一个先天战斗民族啊!
李暮歌问他之后有没有想过,将家中亲眷接到长宁。
鲁明还在犹豫,他不清楚自己能不能在长宁城立足。
李暮歌劝他道:“长宁城足够大,容得下任何心中有她的人,无论是海外胡商,还是北地遗民。”
前朝最后覆灭时,国都搬到了北地附近,大庄立国之初,四处战乱未平,太|祖便封了齐朝皇室最后一个子嗣为北王,封地正是北地。
所以大家都爱说,北地百姓是前朝遗民,因此北地的百姓到其他地方,总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歧视与冷眼。
李暮歌是告诉鲁明,长宁不会排斥所谓的“北地遗民”,这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大都市,任何人,任何种族,都能在这一片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家。
鲁明果然动了心,他冲李暮歌行了一礼,感激不已,“多谢十四殿下,有殿下这一句话,仆便安心了,不日便递送信件到北地,请母亲与妹妹前来长宁。”
说话间,两人已经到了中厅,李暮歌跟鲁明说,日后若是有什么事,可以来寻她,她很乐意帮忙,乐得鲁明屈膝就想给她磕一个。
李暮歌忙道不必行此大礼,让鲁明忙去了。
从屋内出来的蓉娘见此场景,上前道:“奴见过十四殿下,府上这几日人手不足,新人不知礼数,还请殿下莫怪。”
“没事,本殿下还未见过北地百姓,没忍住多说了两句,不怪他失礼。不知大皇姐为何要此刻邀本殿下前来?”
“奴不知,还请殿下入内一叙。”
蓉娘怎会不知道,只是事情不能从她口中说给李暮歌听而已。
李暮歌也不多问,擡腿入内。
屋中,是大公主与颜士珍,还有大驸马。
三人围坐桌旁,听到门口有动静,一齐擡头看去,李暮歌进来就对上了三双美丽的大眼睛。
李暮歌脚下步伐一顿,这热情她有点儿受不了啊。
颜士珍率先移开目光,起身给李暮歌行了一礼,大驸马也跟着起身行礼。
李暮歌冲两人点头回礼,自己则拱手向大公主,“大皇姐,没想到今日姐夫也在。”
大驸马笑了笑,老老实实当他的花瓶。
“驸马若是得闲,不如去安排晚膳,今日我留十四妹在家中用膳。”大公主怕李暮歌因为大驸马而拘束,便让大驸马离开。
大驸马应了声是,便直接告退了。
等大驸马一走,李暮歌能明显感觉到颜士珍似乎松了口气,看来颜士珍不是很喜欢这位大驸马。
大公主神情一凛,擡手挥了挥,屋中奴婢们听话得后退离开了,屋内一时落针可闻。
刚刚点燃的烛火烛光晃动,人的影子在墙上张牙舞爪地挥舞着。
“十四殿下,请坐。”颜士珍让李暮歌坐到刚刚大驸马的位置上,也就是颜士珍对面,大公主左手第一个位置。
李暮歌也没谦让,直接坐下,她在这个角度,一下子就看清了大公主身前桌上摊开的东西。
“竹简?可是皇姐从工部得来的?”
能让大公主上心的事情,目前只有一件,那就是军械图相关。
大公主点点头,“看看吧,士珍,你与十四说说。”
李暮歌没想到大公主会直接对她开放所有线索,看来此次她救大公主一次,又献上了军械图,让大公主已经将她视作自己人了。
颜士珍应了一声是,接着用她那略有些气弱的声音缓缓道来。
“今晨,大殿下命臣到工部搜寻更多线索,工部侍郎崔明璋前来,崔明璋其人性情圆润,最擅左右逢源,在此期间,他百般阻隔,即便臣搬出大殿下,他依旧不肯让臣细查,依臣所见,他定是知晓内情之人。”
颜士珍以“臣”自称,让气氛好似一下子来到了朝堂之上,李暮歌跟着颜士珍的话开始思考,提前感受朝堂上的波诡云谲。
“此竹简,乃是臣在史馆找到的一份记载,上头所记,有关崔家。”
崔家是真的名门望族,真真切切的千年世家,而且是一千年来从未衰落过的世家名门。
与之相比,太子妃所在的杨家,荣阳母家凌家,还有覃家、宁家和颜家,如萤虫之光比之明月,微不足道。
经过大庄的两代皇帝想尽办法地打压大世家,崔家已有所收敛。
李暮歌是真不明白,一张军械图是怎么牵扯到崔家的?难不成荣阳和太子就那么有本事,甚至能够说服大世家为他们做事了?
大公主见李暮歌愁眉紧锁,连忙开口说道:“不必担忧,崔家还是一贯的明哲保身,并未参与此事,想来是那崔明璋自行所为,竹简上所记,是盛天皇帝时期崔家献上《明月山河图》一事。”
李暮歌不解,给皇帝送画而已,有什么好记在竹简上,甚至可能载入史册的?
颜士珍贴心解释,“《明月山河图》是齐朝至宝,齐朝数位帝王管崔家讨要,崔家从未松口赠予,但盛天皇帝却得到了此宝,这说明崔家向皇室服软了,如崔家一类世家大族,不会轻易改变家主决定,所以崔明璋无法代表崔家。”
好消息!崔明璋是自行行动,她们可以随便反击,不用担心惹了崔家这个庞然大物,给自己未来的政治生涯添麻烦。
坏消息,太子党已经发展到工部了,甚至有了侍郎级别的手下。
李暮歌明白过来后,并没有很高兴。
“他不惜暴露太子党的身份,也要瞒下军械图的秘密,看来这图是真的很重要,里面绝对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大公主说着,叹了口气,“可现在,又该继续往哪里查呢?”
秘密近在咫尺,却只能看不能用,大公主感觉这个秘密足以让太子党吃不了兜着走,太子和荣阳怎么就这么能藏!
李暮歌看了眼竹简,眼珠一转,新的办法出现。
“恭喜大皇姐,贺喜大皇姐!”
“十四,何喜之有?你可莫要卖关子,快说!”
大公主就差把一个“愁”字写在脸上了,真是喜不起来一点儿,她知道李暮歌是有办法了,催促她赶紧解释解释。
李暮歌指了指桌上竹简,“喜从此处来,之前我们谁都不知道那军械图究竟有没有秘密,一切其实只是猜测,纵使有九成把握,猜测终究也有可能是假的,现在崔明璋一拦,不正说明,军械图一定有秘密吗?这是一喜。”
“第二喜嘛,就是之前我们已经没有任何线索了,军械图没了,谁画得军械图,我们也很难找出那个人,崔明璋现在出面,是将他有关之人的身份摆在了明面上,只要查清楚他,线索不就来了吗?”
要不说大学生脑子就是快呢,李暮歌感觉自己脑子转得飞快。
崔明璋就是接下来的线索!
面对大公主和颜士珍陷入沉思的模样,李暮歌接着说:“崔氏乃是世家名门,崔明璋为工部侍郎,要前途有前途,要名望有名望,日后任何人上位,都会好生对待他,他为什么要成为太子的人?既然他能成为太子的人,那他是不是就可以成为我们的人呢?”
此话如雷灌顶,大公主和颜士珍瞬间精神了。
“十四说得没错,都怪我,最近事情太多,一看到那崔明璋为太子所用,便心慌了,没能想到这些。”大公主喜不自禁,她伸手握住李暮歌的手,上下晃了晃,语重心长地说道:“十四你年纪这么小,竟如此聪颖,将来到了朝堂上定会大放异彩,现在你年纪小,可得好好读书,养名养望,切莫如从前一般,藏在深宫之中,任由他人胡乱传你的谣言。”
李暮歌知道大公主是为她好,郑重点头,“大皇姐说得是,妹妹记住了。”
颜士珍在一旁,握拳轻咳两声,随后自责道:“大殿下,是臣办事不力,失职了。”
她是大殿下的幕僚,理应为大殿下分忧解难,没做到便是失职。
“士珍,别这么说,不如查崔明璋的事情便交给你,你好生查一查,查出来,升官加爵不在话下。”
大公主了解颜士珍,她知道怎么做才能安抚颜士珍。
果然,颜士珍一听说有任务,精神焕发,看不出一丝病态了。
李暮歌在一旁看着大公主御下,记住了一招“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