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真有这么邪乎?”(2/2)
“是这样啊……”
不远处一阵嘈杂,孟之起身去瞧,发现又赶来了一批流民。队伍的最后面有一个又瘦又小的女子正吃力地背着一个男人。孟之眯起眼睛去瞧,看到女子嘴唇发白,在上小坡时累得用嘴大口呼吸、面上五官都拧在了一起,痛苦的好像下一秒就要晕倒了似的。
女子背上的男人双手耷拉在女子胸前,随着女子的动作来回摆动,软绵绵的,一看就病得不轻。随行跟来的医师们都抽不开身,孟之便叫了两个小厮去接应。
女子看到孟之就像见到了救命恩人,加快了脚步险些被绊倒,她有气无力地央求吗孟之:“求求你们,救救我弟弟吧。”
两个小厮擡着男子将他安置在赈灾棚下。孟之看男子整张脸呈紫红色,领口已经被人解开了。孟之将手放在他的额头上,然后拉着路过的一名医师说:“他的头很烫。”
“那就是发热了,小姐应当记得药方吧。那边有个姑娘上吐下泻难受得很我实在走不开,可能需要麻烦小姐亲自配个药了。”医师陈成说道。
孟之点了点头:“你忙你的,发热之症我还是会的。”
赈灾棚下养病的流民有很大一半都是因为发热,备的治发热的药也是最全最充分的。孟之嘱咐桂香务必安抚好心急如焚的女子赵素便立马去配药了。
趁熬着药的这段时间孟之准备了一盆凉水和一条毛巾交给赵素让她给弟弟赵固物理降温。
待赵固一点一点地喝下药后孟之才松了一口气。这是她头一次自己负责一个病人,那种感觉跟看着其他人干很不一样。
赵素摸了摸赵固的额头,擡起水汪汪的大眼看着孟之:“姑娘,我弟弟这是没事了吗?”
“嗯,药已经喝下了,就等退烧了。”孟之看着不远处才支起的粥摊说,“你也去休息休息,那边有粥,你快去吃点补充一下体力。”
赵素感激地点了点头,去喝粥了。孟之看着赵素那虚弱的身影,心底有些难受。她又碰了碰赵固的额头,拿出自己的披风给他盖在身上。
孟之洗干净手后又去忙着施粥。许是现在一天两顿浓稠的米粥太过丰盛,昨日排队时还要插队推搡的情形也好了不少。
流民们都吃完之后,孟之又开始帮着收拾东西。孟之刚搬起一摞碗准备去洗,便被迎面而来的赵素给接走了。
“赵姑娘?”
赵素比孟之还要低上一些,她整个人看着瘦瘦小小的,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方才给赵固盖披风时孟之就有注意到,赵固鞋尖处都已经被磨出了脏兮兮的大洞,应当是赵素个子不高的缘故。
“你去那边歇着吧,没日没夜地赶路真得很辛苦。”孟之说。
赵素摇了摇头:“还是时小姐休息一下吧。您方才为了我弟弟也是忙前忙后的,我真的不知道要怎么感谢小姐了。若是小姐不嫌弃,就让我留下来伺候小姐吧。”
“这可使不得。”孟之连忙拒绝,“我这里人手充足,赵姑娘不必烦扰,只要你安心养好身体我就放心了。再说了,我们此次到城外施粥就是为了帮助像姑娘一样目前身处于困境中的人,这些都是我们该做的。”
“我与他们不一样。我带着弟弟过来又是吃又是看病的,与小姐添了不少麻烦。”赵素言辞诚恳,说话时认真地注视着孟之的眼睛,“况且无功不受禄,若是我不为小姐做些什么我心里总是不踏实……”
孟之也不再劝他,只是点了点头:“若是累了就去歇着。”
赵素虽然笑着应了下来,可是她一刻都没有停下,干的活又快又细致。干活期间孟之还听赵素讲了很多她经历过的事情。
比如说赵素祖上七八代都是普通的农户,她从小就盘算着自己以后千万不要留在村子里种田,并且幻想着有朝一日能来到京城看看,此外若是经济允许的话,她就留在京城里租个小摊,做个生意也是不错的。
再比如,在水灾之前,她与赵固其实本没有什么感情。在经历过水灾之后,爹娘死了,两人才有种相依为命、惺惺相惜的感觉。
又如,赵固比赵素小三岁,他少时读过一段时间书,因此他总是喜欢在赵素这个连像样的课本都没有的人面前故作高深。不是赵素不想读书,是她们家没有多余的钱了,就连赵素的名字都是赵固教了好半天她才学会的。
……
赵素一家重男轻女的古董思想让孟之无话可说。孟之看着赵素淡然的模样正要开口去试着安慰她,不料赈灾棚下有人叫自己。
“小姐,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