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53章(2/2)
"
但任凭他怎么喊,徐达他们已彻底醉倒无法唤醒。
朱元璋面色一沉,突然间威严陡增,一声断喝:
"全都起来,敌人夜袭了!
"
话音刚落,原本烂醉的武将们瞬间惊醒:
"敌袭?谁敢偷袭老子!刀呢!战旗快升起!
"
望着这番场景,朱元璋不由莞尔一笑。
夜色降临,众人微醺之下随朱元璋来到秦淮河边。
登上画舫高台,俯瞰金陵夜景,朱英此刻酒意已退大半,内心感慨万千。
这座古都有太多故事,当年诸葛卧龙出使江东便赞这里龙盘虎踞之地势,实乃帝王之家。
东起汉末三国孙吴定都建业,再到后来的六朝繁华。
今日大明虽以之为陪都,但这块汇聚七朝气运之地,注定要在史册留名。
稍许静默后,朱元璋侧头问向朱英:
"你觉得这应天城如何?
"
朱英思索片刻,引用前世熟记的一句诗回应:
"钟灵毓秀紫金山,福地原来别有天。
"
朱元璋轻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喜怒。
在当下的情境下,朱英引用此诗句颇为恰当。
不过换做朱元璋的想法,所谓的诗情画意哪有屁用!
于是接着问道:
"那你说它配不配当我们大明京城国都呢?
"
听到这句话,朱英当时明显愣了一下。
而周围的人,特别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明朝众位文官,立刻脸色大变。
虽然这个话题十分禁忌,但由于是太祖问起的,朱英略作思索后,便正色答道:
"现今尚可,未来却不可取。
"
这番话出口,那些士人和文官的脸色更加惊恐。
就连徐达这样的淮西开国武将,神情也显得颇为异样。
"哦?”
朱元璋对此产生了兴趣,“说说原因。”
听到皇帝此言,李善长等人忙把目光转向朱英,眼中满是恳求之意。
别说话,求你千万别说了!
遗憾的是,朱英听不到他们的心声,只觉得众人看他时眼神略显奇怪。
他以为对方酒劲未消,也就没太在意。
经过片刻思虑,他说:
"我想举两个例子,不知道是不是您说的这个意思。
"
“嗯,你说,朕听着呢。”
朱元璋背手而立,点头回应。
"首先,应天虽曾是六朝古都,在我大明便是第七朝都城。
但自从东吴在建邺定都以来,到陈后主被隋朝灭亡,期间长达数百年之久。
各朝代始终都是偏安南方,从未一统天下。
因此可以说,江南富饶让人沉溺享受不知忧虑,还可能受制于当地世家大族的影响。
另外,虽然应天具备一定的帝王气运,却没有完全统一中华的能力。”
当朱英说到这里时,身后的吏部尚书詹徽已按捺不住,立刻插话道:
“朱公子此言有误。
要是如你所说应天不具备统一天下的力量,那我们大明又如何能驱逐鞑虏,实现华夏一统呢?”
既然有人开头质疑,众多文官随后纷纷出言反对。
"的确如此。
朱公子年少英才,但对某些事情恐怕了解并不深入,还需历练。”
礼部尚书吴良说道。
"那些东吴、东晋之类的六朝,不过是一群只知内耗寻欢作乐的角色罢了,怎么可能统一天下?怎么能与我大明相比?”
刑部尚书安童补充。
"我得纠正一下朱公子的说法。
历来读书人士都是国家的中流砥柱,岂会如你所说干扰统一大业?真正有这样的想法反而是那些地主阶级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