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王工(2/2)
舆论战只是前哨,真正的决战,还需要实打实的证据和法律武器。
而获取这些东西的关键,可能就隐藏在腾飞集团内部,那个尚未被揪出来的,真正的“内鬼”身上。
锐峰科技的舆论攻势虽然被秦朗的“行为艺术”搅乱了阵脚,暂时未能达到预期的破坏效果,但腾飞集团面临的根本性危机并未解除。
被窃取的技术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
市场份额的持续流失,也在不断侵蚀着公司的根基。
要彻底扭转局面,打垮锐峰的嚣张气焰,就必须拿到他们非法窃取技术和进行不正当竞争的确凿证据。
将他们绳之以法。
法律团队,正在夜以继日地工作,试图从双方过往的合同,邮件往来,以及公开的市场信息中,寻找法律上的突破口。
但锐峰科技行事非常谨慎,核心的非法操作都隐藏得很深,进展十分缓慢。
慕晚晴也动用了自己的人脉和资源,试图从行业内部打探消息,但收效甚微。
锐峰cEo冯锐显然对此早有防备,内部管控极严。
常规手段似乎陷入了僵局。
这时,秦朗再次提出了他的“高见”。
“慕总,我觉得我们不能再这样守株待兔了!”秦朗在一个核心小组的碰头会上说道,
“锐峰既然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搞我们,肯定是有恃无恐!
我怀疑,他们在我们内部,绝对不止之前那个小王一个小喽啰!
肯定还隐藏着更高级别,能接触到真正核心机密的‘大鱼’!也就是所谓的内鬼!”
这个猜测,其实慕晚晴和苏浅夏也早有怀疑,尤其是技术被窃取这一点,仅凭一个低级别的小王是很难做到的。
但苦于没有证据,内部人员众多,根本无从查起。
贸然进行内部调查,反而可能打草惊蛇,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内鬼肯定有,但怎么找出来?”慕晚晴皱着眉头问道,
“我们不能进行大规模排查,那样会影响公司稳定。”
“这个嘛...”秦朗露出了一个神秘的笑容,
“常规手段不行,就得用我的‘艺术手段’了!”
他决定,要亲自出马,运用系统赋予他的各种“神奇”能力,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内部筛查”!
找出那个隐藏在腾飞内部的“害群之马”!
接下来几天,秦朗的行为变得更加“诡异”起来。
他不再窝在企划部搞他的“腾小飞”,而是像个幽灵一样,在公司的各个楼层,各个部门之间飘荡。
他开启了【存在感模糊Lv.1】技能,让自己在人群中变得不那么引人注目,像一个透明的观察者,默默地注视着那些有机会接触到公司核心机密的员工。
他利用【演员的自我修养Lv.ax】技能,时不时“角色扮演”,模仿成某个部门的员工,混进茶水间,或者员工餐厅,装作不经意地与人闲聊,旁敲侧击,收集各种八卦,抱怨和信息碎片。
比如模仿技术部某位大哥的语气吐槽项目压力,或者模仿市场部某个小妹的口吻抱怨竞争对手太狠。
他还让林语嫣利用她那点“黑客”技术,偷偷调取了一些可疑人员的内部数据,比如近期的考勤记录,内部邮件的收发频率和对象,甚至是一些公开可查的消费习惯变化。
收集到这些海量的,看似杂乱无章的信息后,秦朗并没有像侦探那样去进行逻辑推理和排查。
他将这些信息全部“输入”到他那颗大脑中,然后闭上眼睛,开启了他那独一无二的【数据解读(艺术版)Lv.1】技能!
在他的“艺术视角”里,每一个员工,每一条信息,都转化成了不同的“色彩”和“线条”。
正常员工的行为模式,呈现出的是稳定,和谐的色彩和流畅的线条。
而那些心中有鬼,行为异常的人,则会散发出不和谐的色彩,线条也会变得扭曲,断裂。
秦朗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画家审视着一幅巨大的,动态的“人性色彩图谱”。
他耐心地观察着,感受着,过滤掉那些正常的“背景色”,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异常的“色块”和“笔触”上。
经过一番在外人看来如同“跳大神”般的“艺术化”分析和筛查,秦朗的目光,最终锁定在了一个几乎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人身上!
技术研发部的资深工程师,李建国(李工)!
这位李工,年近五十,是公司的老员工了,技术能力很强,性格沉默寡言。
平时埋头工作,不怎么参与办公室政治,深得部门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几乎没有人会将他和“内鬼”,“间谍”这些词联系起来。
......
“慕总!我找到了。”秦朗兴奋地冲进慕晚晴的办公室,
“我感受到了,那个李工,他有问题!
他的‘行为色彩’不对劲!”
“行为色彩?”慕晚晴一脸懵逼。
“对!就是色彩!”秦朗努力解释着他那玄乎的理论,
“正常人的行为色彩是流畅,自然的,但那个李工,他的色彩里,夹杂着一种...
一种代表着背叛的深灰色!
还有一种因为‘焦虑’和‘恐惧’而产生的暗红色!
而且,他的行为线条,在某些关键时间点出现了不自然的‘断裂’和‘扭曲’!”
听着秦朗这套如同神棍般的说辞,慕晚晴第一反应是:这家伙是不是又在胡说八道?
这比算命还不靠谱吧?
但是,李工的身份实在太敏感了!
他作为资深工程师,确实有机会接触到公司最核心的技术机密!
如果他真的是内鬼,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你确定吗?”慕晚晴严肃地问道。
“我以我艺术家的直觉担保!”秦朗拍着胸脯。
慕晚晴眼神中充满了凝重。
她决定,必须设计一个陷阱,来验证秦朗这个离谱的“直觉”!
她们迅速制定了一个计划。
慕晚晴亲自出面,以“启动一项高度保密的,决定公司未来的‘S级’新项目”为由,将李工选入了这个项目的核心团队。
并故意让他接触到了一些看起来极其重要,极其“绝密”,但实际上是精心设计的“诱饵”信息。
同时,她们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李工的办公电脑,通讯设备等进行了严密的,不易察觉的监控。
结果,不出秦朗所料!
就在李工接触到那些“绝密”的诱饵信息后不到二十四小时,监控设备就捕捉到了他异常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