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好的不真实(2/2)
众人起身迎了上去,《贞观字典》发行之后,这一种二代出门可是倍有面子,故李承乾提出编撰成语大全,众人说不出的配合。
“殿下可算来了,我们已经找了几十个成语,殿下再不来,可要赶不上进度了。”
李承乾笑笑不语,他学了将近千年,很多成语早就烂熟于心,莫说他们只找到几十个,就是几百个,他也不存在赶不上进度。
唐代棉花种植尚未普及,棉袄的材料主要是木棉和芦花,贵族以动物毛皮为主。
皇帝攻打高句丽,提高军队御寒能力,战局可能又会不一样,装备也是单兵素质的组成部分。
四月中旬正是播种棉花的季节,李承乾命东宫家令外出采买棉子。
光天殿、承恩殿、西池苑几处原本绿化之前被改做菜地。
三月出了换魂的插曲,菜没种下去,现下松了土全部种上棉花。
长孙无忌照例来东宫打卡,之前种菜,现在是种棉花,种稻子,好好的东宫被祸祸的完全看不出原来的样子,半点不像是一朝太子住的地方。
朝廷以农耕为本,不是没想过李承乾作秀给皇帝看,但李承乾耕种的熟稔程度,完全推翻了长孙无忌的猜测。
“承乾,他真的是皇家金尊玉贵养出来的太子吗?”
骤然听到长孙无忌这一问,李世民喝茶的动作停顿片刻,却又在意料之中,不知李承乾底细之前,他李世民也有过这样的疑惑。
“辅机,这样的承乾,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太子吗?”
长孙无忌道:“臣不是说承乾不好,而是他太好了,好的让臣觉得不真实。”
这话如谶语一般,李世民心下一抽。
“臣从前只知道承乾有学识,有见识,可到底不是特别了解他。就任太子詹事之后,几乎日日进宫,了解的多了,臣发现他的学识和见识远超同时代的人。他的脾性,有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包容,对百姓他始终有一股发自内心的悲悯。”
李世民笑道:“辅机的意思,是承乾过于温厚,恐他将来驾驭不住群臣?”
长孙无忌摇头,“承乾温厚,却不是一个任人揉搓的人。”
李世民道:“那辅机为何说承乾好的不真实?”
长孙无忌长叹一口气,“前两天看《周易》,有这么一句话:大道五十,天衍四九。臣看到这句话,脑海里闪现了承乾的影子。天道尚且不齐全,何况是人?”
李世民听得心里闷得慌,李承乾的离奇经历,本就不能完全算作这个时代的人。
“说不清,就是一种直觉,他不太像是皇家能够教养出来的太子,臣总觉得,太子他……”
于这世间留不长久,可这话太过造次,哪怕是国舅的长孙无忌,也不敢宣之于口。
“他如何?”
李世民目光凌厉,紧紧盯住长孙无忌,一字一句问道:“说,朕恕你无罪。”
“陛下……”
长孙无忌踌躇良久,最后默然摇头,不肯说出下言。
李世民道:“朕来说,太子他可能留不住!”
长孙无忌瞳孔猛的一缩,诧异的看向李世民,半晌,他吐出一口浊气,“太过美好的人或物,总是很难长久,所以人总会感慨物是人非,会有无尽的遗憾。”
李世民脸色凝重如山岳,周身的低气压,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朕是天子,谁也不能带走朕的太子。”
他的另一个承乾被姓高的带走了,姓高的要是敢来拐带这一个承乾,就算承乾恨他,他也一定会把那姓高的一片片活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