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布局西南(2/2)
苏志远郑重地说道:“肖总放心,我一定尽快制定出详细的改造方案。”
“对了,我听说这电厂在六、七十年代曾被水电部西南电力设计院推荐作为大型火电厂的厂址方案,还有大量的储备土地,我们现在去看一看。”
肖爱国点了点头,说道:“没错,这也是我选择这里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这里有一批熟练的工人,对扩大生产规模很有帮助。”
苏志远感慨地说:“没想到这老厂还有这样的辉煌历史,看来咱们接手它是个明智的选择。”
就在这时,肖爱国的秘书李小莉急匆匆地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神色焦急地说道:“肖总,刚刚收到消息,周边几个工业园区正在筹备建设,预计未来一年内用电量会大幅增加,咱们发电厂的电力供应可能远远不够。”
肖爱国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沉思片刻后,对苏志远说:“苏厂长,看来咱们得加快步伐了。我打算让发电厂的年发电量提升到3-5亿度,你觉得可行吗?”
苏志远微微一愣,随后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说道:“肖总,这挑战,也并非无法实现。要达到这个目标,光改造现有设备肯定远远不够,必须购置一批先进的发电机组。\"
\"而且,还得对输电线路、变电站等配套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肖爱国:“我也正有此意。你对市场上的发电机组比较了解,你觉得从哪里购置合适?我强调一点,要是能买国产的,就尽量不买国外的。”
但目前来看,光是国产,可能一下子提供不了足量的设备。具体怎么配置,你来确定。
发电厂在肖爱国的规划中,目前并不占重要位置。
它只是配套而已。
等到以后商业开放。
大规模的建设各种水电、火电、煤矿时,才是腾飞的时候。
至于这里的LEd工厂,他没怎么重视,只是完成出口任务而已。
但LEd工厂,也是有很大作用的。它也能打通不少政府关节和相关供应链。
苏志远思索了一会儿,说道:“目前国内有几家优秀的电力设备制造企业,技术水平还可以,产品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方东电气,他们自主研发的燃煤发电机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发电效率较高,能耗也相对较低。还有滨哈尔电气,他们的产品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表现突出,售后服务网络覆盖全国,能及时解决咱们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肖爱国点了点头,说道:“你的分析很有道理。我们马上组织一个专业的调研团队,你担任负责人,对东方电气和哈尔滨电气展开全面的调研。要详细了解他们的产品性能、价格、售后服务、交货时间等方面的情况,综合评估后再做决定。”
“我只要结果。”
随后,苏志远迅速组建了调研团队,从东方电气和哈尔滨电气购买了6台生产设备,他们将逐步交货,并不是一次性。
随着新发电机组的投入使用,天池发电厂的发电量实现了质的飞跃。年发电量达到了3.5亿度,不仅满足了LEd工厂的用电需求,还为周边的工厂和居民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供应。
苏志远也完成对周边资源的摸查。
没有正当理由去调查各种资源,不被别人当成间谍才奇怪。
这也是肖爱国借助两个工厂进行“扎根”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