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金象军团(2/2)
清理结束后,士兵们疲惫地回到城内,韦睿和蔡大人站在城墙上,眺望着远方。夜色降临,战场上的火焰渐渐熄灭,只剩下一片焦黑的土地。
几天后,其他援军陆续赶到宁远镇,包括步兵、骑兵和修行者,他们的到来让弼麟国的战力大增。
敌军仍未走远,因此,在军团集结之后,召开了联席作战会议,会议决定,继续追杀逃离的敌军残部,尽量歼灭,亦或是驱逐出弼麟国疆土。
次日清晨,弼麟国军队集结完毕,浩浩荡荡地开往北境。韦睿骑马跟在蔡大人身旁,金象军团的战象走在最前,步伐沉重,震得地面微微颤抖。敌军残部在国防线附近扎营,试图重整旗鼓,但面对弼麟国的联合攻势,他们毫无还手之力。
战象重骑兵率先冲入敌营,长鼻挥舞,铁蹄践踏,敌军的帐篷和防御工事瞬间崩塌。韦睿带队从侧翼进攻,他的剑法越发凌厉,一剑劈开一名敌兵的盾牌,将其斩杀。修行者之间的战斗也异常激烈,法术光芒闪烁,爆炸声此起彼伏。一名敌方修行者召唤火球袭来,被弼麟国修行者用风墙挡下,随即一道雷光劈出,将其击倒。
经过数日的激战,弼麟国军队势如破竹,敌军节节败退。战象重骑兵冲破最后一道防线,敌军残部仓皇逃窜,越过国境,退回北乌国境内。韦睿站在战场上,看着敌军消失在远方,心中松了一口气。他回头对蔡大人说:“大人,北境安全了。”
蔡大人点头,目光却带着一丝忧虑:“从撤退路线看,这些确实是北乌国的军队。这次侵略绝非偶然。”韦睿皱眉道:“北乌国野心不小,我们得做好应对准备。”
追击的铁蹄在边境线上戛然而止,战马喷出的白雾与呼啸的北风纠缠成诡异的寂静。弼麟国指挥官的佩剑在鞘中嗡鸣,剑刃上凝结的血珠滴落在冻土上,瞬间凝成暗红的冰晶。他勒住缰绳的动作让整个阵列如同被无形丝线牵引,数万士兵的马蹄同时停顿,发出闷雷般的震响。
指挥官的声音在冰冷的北风中被传递到军队的每个角落,\"原地扎营,任何人不得越过边境线半步。\"
韦睿策马靠近时,正看见金象军团的战象们缓缓收拢铁蹄。那些巨兽鼻尖凝着霜花,铁链在象牙上勒出的血痕还未结痂,沉重的象蹄踏碎积雪时,露出焦黑的冻土下斑驳的血迹。士兵们已经开始搭建帐篷,冻僵的手指插进冰水般的牛皮绳时发出脆响,火堆里煮沸的雪水咕嘟冒泡,腾起的白雾里飘着血腥味。
\"大人。\"韦睿下马时,剑穗扫过染血的战袍,在布料上留下湿润的痕迹,\"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
蔡大人正用染血的指尖摩挲一封密封的兵部急信,案牍上摊开的地图被茶水洇出褐色的晕斑。他抬头时,头盔羽翎扫过油灯,火苗骤然一颤:\"我们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等兵部的命令。\"
夜风卷起焦黑的草屑,在帐篷间穿梭如鬼魅。韦睿裹紧披风时,听见伤兵帐篷里传来压抑的闷哼,军医的银针在火上烤得通红。他驻足望去,火光中晃动着士兵们搬运伤员的身影,有人用长矛挑起敌军的断矛,铁器相击的脆响惊飞了夜枭。
传令兵到来时,整个营地的气氛骤然凝固。马蹄踏碎冻土的声音由远及近,惊起的寒鸦在月光下掠过战象的背脊。士兵们齐刷刷转头望去。
\"兵部急令。\"传令兵滚鞍下马,马镫铁环碰撞的叮当声惊醒了打盹的卫兵
蔡大人拆信的手指微微发颤,韦睿看见他指节叩击案牍的节奏突然加快。月光在他展开信纸的瞬间倾泻而下,将上面的朱砂印信照得血般鲜红。
\"终于来了。\"蔡大人合上信纸时,羽翎扫过信封上的水渍,\"命尔等原地驻守,不得擅自越境。朝廷已遣使臣赴北乌国交涉。朝廷的意思是先礼后兵。我们只需守好边境,静待后续命令。\"
韦睿望着北方连绵的丘陵,夜风送来淡淡的血腥气。那里有他们追击至边境的敌军残部,此刻正缩在山谷里用冻僵的手指裹伤口。
数日后,兵部再次来信,通知蔡大人和队伍返回京都。韦睿听到消息,心中既喜悦又不舍。他去城主府探望黄文龙,看到他身体好转,微笑道:“黄先生,我们要回京了。不知您这边是不是跟着一起回京。”黄文龙点头:“恭喜你们凯旋,我在此停留,待后续圣上的指令再进一步行动。”韦睿只好告辞,因为每个人的使命是不一样的。黄文龙大人应该有他们的计划。
韦睿回到军营,收拾装备,他的佩剑虽有些磨损,但他舍不得换掉。蔡大人也在忙着安排回京事宜,确保一切就绪。出发前一晚,宁远镇百姓为他们举办送行宴会,载歌载舞,表达感激。韦睿与百姓交谈,感受到他们的真诚,心中暖意融融。
出发日,蔡大人骑马在前,韦睿等人跟随,队伍离开宁远镇,百姓夹道相送。回京路上,蔡大人眉头紧锁,对韦睿说:“风雨静,而云不止,这天,怕是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