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论佛 品茗(2/2)
“大师,请品一下我泡的凌云茶。”
慈云长老在茶香升起的一刹那就惊奇的瞪大了双眼,这还是他的凌云茶吗?这真是他的凌云茶吗?
迫不及待的喝了一口。如果说以前他喝的凌云茶是唇齿留香的话,现在的凌云茶就是吐气如兰。因为他发现,他只要一张口,口腔里残留的幽兰之气就喷薄而出。正想询问萧清音,却发现萧清音正微闭双眸,一脸陶醉。
萧清音真的陶醉了,她仿佛回到了逸仙谷,竹林清幽,这是竹子的清香。继而一股霸道的兰香在口腔中爆炸,直冲天灵盖,迅速掩盖了之前的竹香。这股兰香,霸道却又不浓烈,依旧是翩翩君子,缓缓而行。如果说,刚才慈云长老泡的凌云茶是那翩翩公子走在市井巷末的话,她用寒泉泡的凌云茶就是那如玉的公子正悠闲的走在竹林小径。没有嘈杂之声,只有自然之音;没有烟火之气,只有草木之清。
许久,她才睁开眼,得意的朝慈云长老一挑眉:“大师,如何?”
“无上妙品!”慈云长老也不禁叹服。深叹他以前的凌云茶明珠暗投了。“不知女菩萨是用的何等妙法?”
“无他,我换了一壶水而已。”萧清音指着案边的两个空竹筒道。
“水?”慈云长老觉得今日的自己在萧清音面前就宛如一个蒙童。
“对,水!宝寺藏有好水却不自知,反而被无知之人差点毁了。”萧清音不得不感叹一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大雄宝殿后侧洞壁“自在”二字石刻的底下有一小石窝,中有寒泉。我刚才用的就是那石窝里的水。这寒泉水本就难寻,却又染不得丁点金属之气,石窝又小,还被无知之人在泉水里投置了一块元宝,大师你说,此是好心?还是坏事?若是元宝主人许愿,当是应?还是罚?”尝到了超出意料的美食,萧清音心情大好,又促狭了起来,调侃道。
“好心办坏事吧!”慈云长老亦是苦笑摇头。
”说到好心办坏事,我倒想起一桩趣事。去国清寺游历时,路上我见一居士从一幼童手上购得一只龟于水塘放生。龟拼命的一次次往岸上爬,那居士又一次次的把龟按回水里。我见之和那老妇人言道这是陆龟不可置于水中。老妇反责我是想骗她龟好杀了吃,又说我毫无慈悲之心。把我一通好骂。大师您说,这居士是在放生还是在杀生?”
“这是杀生!”沉吟许久,慈云长老才缓缓道。
”那老妇如此待我骂我,我又该如何待她?”萧清音依旧笑语吟吟。
“《金刚经》上说:不惊,不怖,不畏。老妇无知,置之不理即可。”
“在国清寺我也曾以此问求教一位大师。大师转述了寺中先贤的一则公案: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我虽有些释然,但又想到我若不理她,岂不是正在纵容那老妇杀生?终究念头也没有通达,纠结万分。而后我记起师父给我的一本书上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于是,我念头通达了。”
“女菩萨坦然自若了?”
“不,我跑回那水塘边,把那老妇一次次按在水塘里,如同那龟一样。再告诉她,那龟如人一样只在陆上生活,入水无法呼吸则死可懂?那老妇疯狂道歉点头。我觉得,拾得大师的话还是差了点。我立马以直报怨,既救了龟,又教训了无知老妇一个知识,还让自己念头通达不受冤气。一举多得,多好!”
慈云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