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大案(1/2)
诏国五十一年,腊月二十三。
沉寂许久的龙门鼓突然被敲响,金吾卫赶到时,只见一年轻人手持鼓槌,双臂擂动,竟将石制鼓面敲得震天响。
站在他旁边的,竟是最近刚回朝的四皇子。
二人被带至太和殿,满朝文武已闻讯赶到。
殿内乱哄哄一片,不少做过亏心事的人面带担忧,生怕这次会像二十年前那样,牵涉一大批人。
“万岁驾到~”
随着御前大太监的阴柔声音传开,朝上立刻陷入寂静,所有人整齐站好等待天子。
一通繁文缛节的参拜过后,明帝赵恒率先发话:
“听说龙门鼓被人敲响了?”
“回陛下,是四皇子带人敲响的。”御前太监小声回禀。
赵恒好奇看向自己的儿子,龙门鼓虽说难敲,但他作为一国之君,自是知道其中奥秘。
寻常人因为气力不够,敲不响龙门鼓,一旦内力到了一定程度,劲贯鼓面,自然可以引得共鸣。
二十年前那次,便是有高手暗中帮助灾民,才敲响了龙门鼓。
迎着赵恒的目光,赵透向前一步,双手递出折子道:
“儿臣要替京城的黎民百姓伸冤。”
“透儿,你可知这龙门鼓不是随便敲着玩的?鼓声一响,不知多少人要跟着掉脑袋?”赵恒面色严肃。
年轻人抬起头,面带认真道:
“儿臣知晓,儿臣就是要让这些作奸犯科的人掉脑袋。”
说着,他环视一眼四周,许多官员压根不敢接他的目光,下意识低下头。
赵恒点点头,大太监快步接过赵透手中折子送上殿去。
李环这时看向站在群臣最前面的舅舅韩昌,目光复杂。
明帝赵恒接过折子,缓缓展开。
只一眼,他就像赵透当初在白玉楼中一样,双手紧握,双目死死盯着折子。
视线每扫过一个名字,眼神便锐利一分,到最后,脸皮竟忍不住跟着颤抖起来。
“此事当真?”
赵恒声音低沉,一些跟随圣驾多年的老臣一下子便能听出,天子是动了真怒。
赵透抬起头,一字一句道:
“事关重大,儿臣不敢作假,奏折之中但凡有半句虚言,儿臣愿承担所有罪责。”
听到年轻人的话,群臣再次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就连皇帝也没心思维持安静,皱眉沉思起来。
“福安王,此事牵涉重大,容朕细想一下。”
赵恒突然罕见露出来为难神色,语气中也多有商量意味。
赵透却是铁了心要追查到底,朗声道:
“父皇,天子犯法与民同罪,这名单里都是祸国之人,难不成因为他们位高权重,父皇就打算偏袒他们?”
赵恒闻言脸色突变,一拍龙椅扶手:
“大胆!”
连同赵透与李环在内,所有人都因为突如其来的圣怒赶忙下跪,口中说着万年不变的“皇上息怒”。
看到这一幕,赵恒突然冷笑一声,手中折子砸在阶上,沉声道:
“透儿,你如此一意孤行,可想过会毁了我诏国几十年的基业?”
“父皇,赵家的根基是天下百姓,而非犯了错的官吏,如果蛀虫不除,我诏国迟早被他们蛀空。”
赵透声音一如既往平静,并未因皇帝发火而恐惧。
听他这么说,赵恒略带怒气的神色忽地一松,同样平静道:
“韩卿家,你是文官之首,觉得此事当如何处置?”
阶上的折子被太监重新捡起,送到了韩昌面前。
李环眼中复杂更甚,脸上也露出愧色。
韩昌似乎早就知道折子上的内容,伸手接过,却未打开。
沉默片刻,终是叹了口气道:
“陛下,臣跟王爷的想法一样,此事应当严惩。”
话音刚落,自殿外由金吾卫押着一名青年来到殿上。
青年一身布衣,被绳索捆得结结实实,还未到近前便已有人认出来他,议论声再次响起。
来者名叫韩献,武将出身,在北线立过不少战功,同时他也是韩昌的子侄,韩家年轻一辈中的翘楚。
韩献来到殿中,第一时间便是朝着皇位之上的男人一拜,开口说出三个字:
“臣,有罪!”
赵恒深深看了他一眼,又看向低头不语的韩昌,摆了摆手。
下方太监会意,接过韩右相手中奏折,送给了武官最前方一位着朱紫朝服的官员。
诏国礼制规定,七品及以下官员穿绿色官服,六品以上身穿绯色官服,四品以上为紫色。
至于最尊贵的朱紫朝服,整个诏国朝堂只有两件,一件穿在右相韩昌身上,另一件则属于太尉兼枢密使素光威。
如今手拿奏折的朱紫服官员,无疑就是素太尉。
素光威是朝中为数不多可佩剑上朝的武官,不过即便有天子特许,他也不轻易带剑上朝。
哪怕一直与他不对付的文官,在这件事上也不得不称赞其恪守臣子本分。
放在往常,李环定要仔细观察一下这个闻名已久的素太尉,不过今天他显然没这个心情。
阶下被五花大绑跪着的,是他的表哥,对方之所以沦落到如今地步,与李环脱不了关系。
胡思乱想的功夫,素光威已经将折子看了一遍。
年过五十的他始终表情冷峻,哪怕刚才皇帝发怒也是这幅样子,好像一切都与他无关。
“素卿家以为该如何?”赵恒开口问道。
素光威抬起头,语气平淡:
“臣以为名册上的人都当杀。”
“既然二位没有意见,那便开始吧。
朕累了,先去休息会儿,等人齐了再来叫朕。”
皇帝说完,不管众人反应,撇下满朝文武百官便离开了。
许多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明所以。
“韩大人、素大人,皇上什么意思,咱们是不是可以走了?”有胆大的小声问道。
韩昌双目微闭,没有回话,反倒是平日冷冰冰的素光威开口道:
“往哪走?陛下没发话,谁敢走?韩盛,愣着做什么,还不抓人?”
一直守在殿上的金吾卫上将军看了眼兄长韩昌,又看了眼跪在地上的韩献,长叹一声,豁然转身道:
“抓人!”
一声令下,殿外涌进数十金吾卫,冲入百官中不由分说揪出十几个官员。
有些人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叫嚷道:
“韩盛,你这是做什么,敢动老夫,莫非疯了不成?”
还有人直接朝两位百官之首求救,回应他们的自然是沉默。
被抓的心惊胆战,旁观者提心吊胆,整个朝堂一时乱作一团。
直至过了一炷香功夫,大殿才安静下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