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战(2/2)
“敌军已疲,可纵骑兵突袭!”满脸是血的檀道济特意跑来提醒。
刘道规目光从战场挪到了北面,天地越发阴沉,慕舆腾、兰和、平幼诸部都在阵中厮杀,但慕容宙的旗号没有出现在战场上。
而且正面战场,士卒虽然疲累,但还能应付,敌人三番五次猛攻,全都被反推回去,留下一地的尸体。
“时机未到。”刘道规不慌不忙。
敌军死活攻不上来,但不知为何一直不愿退下休整,就这么耗着。
两边士卒都很疲惫。
“骑兵!索虏又来了一支骑兵!”望楼上的斥候指着北面。
刘道规站在营垒上,眺望北面,只见一支三千左右的骑兵缓缓走向战场。
“骑兵又能如何还不是上来送死”刘遵不屑一顾。
但刘道规眉头一皱,看出了这支骑兵的不同来,乌云间隙间露出的余光照在他们身上,前面的四五百骑身上反射出生铁的光泽。
人人手持一杆两丈左右的长槊。
“是甲骑!”
望楼上斥候喊道。
甲骑算是燕军的传统了,四十年前廉台之战,冉闵一万步骑对阵慕容恪十万燕军,十战十捷,却在第十一战时,败在慕容恪的铁甲连环马手上。
永嘉之乱后,人马俱披铁甲的重骑兵地位不断上升,后赵、前燕都曾大规模装备。
燕国占据河北,自然也少不了这种平原战场上的利器。
虽然只有四五百骑,却如同一头头铁兽,奔动起来,地动山摇。
避让不开的燕军步卒直接被撞翻或者践踏而死。
一股冲天杀气弥漫四野。
那种心理上的震慑,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
而士卒们激战了两个多时辰,早已疲惫不堪,面对霸气无匹的甲骑,顿感力不从心。
“嚯、嚯、嚯……”
胡人们主动呐喊为其助威,原本低迷的士气瞬间暴涨。
前阵士卒纷纷回头,望向刘道规。
“原来是在等这个。”刘道规取来一支步槊,站在土垒上,徐长命、苟忠、孟干之率领五百部曲跟了上来,还有五十多名虎贲,提着长柯斧、步槊跟上。
但这时候,西南面又杀出了一支人马,清一色的甲士,约莫千人左右,组成两个锋矢,缓缓向营垒推进。
燕军顿时爆发一片欢呼声。
两边兵力加起来不过四千左右,但气势上,比方才激战的几万燕军还要恐怖。
“怎会有两个慕容”饶是刘遵这种浑人也大惊失色。
南面毫无疑问是慕容宙,那么北面的这支甲骑又是谁
“是慕容绍!这厮根本就没走,他是慕容恪之子,自然不会忘了铁甲!”刘道规满脸镇定之色。
越是到这种关头越不能慌。
从一开始,燕军游骑到处截杀斥候,刘道规就猜出慕容绍没有走。
一切都是故布疑阵。
为的就是在这个时候发动最后一击。
“援军,我们的援军也来了!”望楼上传来一阵欢呼声。
刘道规回头望着泗水,一只只战船破开水雾,缓缓驶来,船头上挂着的“刘”字旌旗异常醒目。
战鼓声远远传来,每一声都是那么的激昂,鼓舞人心。
“来的正好!”刘道规仰天大笑。
不愧是刘钟,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不早也不晚,刚好压住了敌军的嚣张气焰。
战场呈一字贴着岸边,箭矢泼水一般射向西南面的燕军。
战船上射出的箭不同于步卒,很多都是重弩、连弩,射程远,威力大,而敌军刚刚经历了一场血战,正是上气不接下气之时,簇拥在一起,避无可避。
就连慕容宙的那一千甲士也暴露在箭雨之中。
他们的甲胄在重弩的打击之下,仿佛纸糊的一般,动辄两三人被钉在地上,发出凄厉的哀嚎。
虽然大多数没有射中敌人,但那种恐怖的震慑力,让所有人胆寒。
他们不得不后退,以避开河道上的箭雨。
两军交战,即便是精锐,在变换阵型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燕军以骑兵见长,步军就有些稀松平常了。
这一退,互相推搡碰撞,阵型立即混乱起来。
战鼓越发激昂起来,战船直接靠岸,三吴子弟鱼儿一般跃上岸,皆赤着上身,一手扛着盾牌,一手提着短斧、重戟、铁锥,狼群一样冲向正在后挪的燕军步甲。
“杀!”
剽悍之气,连刘道规都忍不住刮目相看。
短兵相接,以乱打乱,血肉横飞,燕军甲士立即倒下了一大片……
“壮哉!”刘道规大笑。
被这些三吴子弟激起了胸中热血和豪情,紧握手中步槊,尾部杵在地上,锋刃朝着踩着尸体冲来的甲骑。
寒光闪烁。
但热血贲张的不仅刘道规,还有其他士卒。
甲骑还未冲上,左右两翼的青壮提着长矟主动冲了下去。
这个举动有些鲁莽,不过,他们攻击的是甲骑的侧面,而非正面。
噗噗噗……
一支支长矟被震断,一个个热血男儿被撞飞,或是被甲骑挑杀。
但此举也迟缓打乱了甲骑的冲势,打乱了他们节奏。
“参军,北伐!”
“还望参军照顾我儿!”
青壮们悍不畏死持续不断的冲了上去,以血肉之躯撞向那一只只燕军铁兽……
“驱除胡虏,复我河山——”
青壮们大声呼喊着。
然后整个营垒的人都跟着高呼起来……
几点鲜血洒在刘道规脸上,犹带着余热,心中仿佛被狠狠刺了一下。
这些人竟然真的愿意为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付出性命。
这片大地上,从古至今都不缺热血男儿和忠义之士!
而自此以后,“驱除胡虏,复我河山”不再是口号了……
燕军铁骑再厉害,也扛不住这种打击,毕竟只有四五百骑,速度和冲势被迟缓后,转动不开,进退两难。
刘道规提着步槊冲了出去,嘴中脱口而出四个字:“驱除胡虏!”
“杀!”
马蹄声狂震,毛德祖和王仲德的骑兵一跃而出。
刘遵、檀道济、周铮等将也带着部众冲出营垒,扑向目瞪口呆的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