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2章 :为理想而活的人(1/2)
这就是刘婷跟雨水最大的不同了。
刘婷小时候是过惯苦日子的,所以她了解家里没隔夜粮的痛苦。
而何雨水除了何大清离开那一年,过了两天苦日子之外。
其他时候,相比于其他人家,基本上就活在蜜罐里。
何雨柱不光自己想着弥补上辈子的遗憾,还拉上了何大清。
何大清虽然没回家,但钱是没少给。
所以雨水花钱大手大脚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不行,你们就不能奖励别的东西啊?
搞台电视回来,以后咱们家还有安稳日子过么?····”刘婷把居委有人盯上何家的事情说了一遍。
何雨柱轻笑道:“没事,以后他要是在你面前嘀咕这些,你让他直接来找我。
就算电视回家了,我看谁敢上门打扰?”
何雨柱说这个话说的相当霸气,他也有资格说这些话。
现在的确是流行共享精神。
要是谁家买吊扇,夏天在这家打地铺的人,能让这家堂屋占的连落脚地方都没有。
电视也是,谁家要有上一台,那整个胡同的人,都会天天定时定点的去这家守着电视。
七点钟节目开始,基本上六点多,院子里就坐满了人。
大多数人家,也会在院子里支一张桌子,好方便大家一起观看。
这也是前世闫埠贵买台电视,谁想看却要收费的原因。
没奈何,要是不收钱,就闫埠贵那样的,得肉疼死。
那种情况,在大杂院出现很正常,在都是普通人家的胡同出现也是正常。
但这条胡同里面的住户是不同的,大多是职场上混的主,偶尔过来一次两次凑一下热闹可能,但没谁会想着天天过来蹭电视看。
如果谁这么没眼色,那也就不用在南锣鼓巷混了。
人以群居,这一片胡同住户,除了几家老住户外,其他都是南锣鼓巷各个单位的领导。
那种大杂院的共享,说白了,除了实在关系好的邻居之外,其他也是一种道德绑架。
这种玩法在别的地方行,在这条胡同行不通。
谁要是今天敢干,明天这家人,在南锣鼓巷街面上,花钱都买不到好东西是肯定的。
去粮站买粮食,买到的肯定是积压在
去肉摊剁点肉,都可能一斤肉上有八九两瘦肉。
……
因为这个人破坏的是整个胡同里的规矩。
当领导的,谁家还没点好东西?
今天能蹭何家电视机看,明天就能借别家的自行车……
那各家各户买点“奢侈品”,不全部成公用的么?
所以居委那人,估计也就看刘婷平时不爱惹闲事,把其他胡同的做法,拿到了这边。
这也是正常的事。
前世,95号院,其实大家也都收入不低,但直到改开前,也没几家买自行车跟收音机。
闫老抠是抠名在外,所以他不怕人算计。
但像是刘家跟易家没买,真不是搞不到票,或者说花不起那个钱,
而是他们平时对别人用惯了道德绑架,也怕别人对他们用上这一手。
“也是!”刘婷听完何雨柱的解释,也算是放下了心。
她可不愿意就因为多台电视,把自家搞的像菜市场似的。
“行了,别多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