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明君还是昏君(2/2)
以当下的情形,突厥王子为质五年,兼之后续还要在突厥领土再开设贸易坊,拢共十年的约定。且不说楚帝尚余寿元几何,一旦在此期间爆发与李代远争夺军权的矛盾,突厥方定然会趁虚而入,彼时国祚才是风雨飘摇。
林尽染语调温和地问道,“既然如此,陛下是在担心上柱国要谋反么?”
晋王神色一凛,急声道,“林御史,慎言!皇兄绝无此意!”
可话音刚落,回想楚帝现下的种种行径,不就是担心上柱国拥兵自重,随时可以倾覆大楚么。
楚帝不急不躁地问道,“是,你又当如何?”
“如此岂不是正合陛下的心意?”
晋王显然还未习惯这对君臣之间的交锋,话里话外夹枪带棒,明明是一触即燃地态势,偏生二人尚能沉得下心来。
楚帝挑眉未语,审视地看了他半晌,忽地展袖提起缰绳,拨转马头缓辔前行,“染之,你的口风倒真是严!”
“陛下此言何意?”
林尽染与晋王驱马跟随,伴君左右。
“朕改了主意,打算信你和李卿一回。”
“微臣还是不明白。”
“先前你在文英殿相问,朕今日不妨与你直言,是上柱国曾许诺,你,林尽染不会染指北境军诸事。人么,不必两头都占着。你若专心内政,日后的成就未必会输给林靖澄。”
林尽染抬眸时眼底浮着疑惑,“这也是我爹的意思?”
“你率千骑生擒突厥王子,此事连上柱国都生平未竟。昔日假若你投身行伍而非从仕,朕对大将军府的忌惮只会更甚以往。世子之位悬而未决,既是上柱国示于朕的诚意,也是保全次子一脉的决心。待局势明朗,晋王自会颁布朕赐李荣基承袭齐国公世子的诏令。”
晋王稍稍颔首,“皇兄在孤这儿确实存了一道密旨。只待突厥王子北归后,即可宣读。”
林尽染追问,“陛下何以突然改变心意?”
“朕不怕撕破脸皮,却也不愿撕破脸皮。上柱国若师出无名,纵是执掌五万陇西军,李氏满门也只能担个谋逆的罪名。然你适才指摘朕多疑猜忌······”
“微臣不敢,只是······”
楚帝抬手打断,声线陡然低沉,“真要计较这些,朕何必与你们推心置腹?只是到了这步田地,朕不得不谨慎!”
话音一顿,他不由地瞥向林尽染,语调清厉,“记住今日所言,你不得插手北境军诸事,上柱国和李荣基自有决断。你若能答应,朕便允你和李时安不必和离,且朕还要保你们的孩儿无恙。”
林尽染很是痛快地应承下来,他本就无意军权,又何来染指一说。可转念又生忧愁,踟蹰片刻方道,“那昭楚公主又该······”
提及昭楚,楚帝没来由地升腾起一丝怒火,马鞭在空气中甩出脆响,“你还敢惦记朕的昭楚?”
林尽染招惹他女儿不说,反倒弄得如今这般不上不下的境地。公主的姻亲攸关皇室的颜面,若是为妾,损害的是天家的威仪;若要为妻,当下林尽染与李时安的关系又该如何妥善处置,李代远难道就肯咽下这口气?
终究是有缘无分,以昭楚的脾性,理应能体谅他的用心。
“微臣不敢。”
林尽染低头应声,喉间滚过一声无声叹息,他欠昭楚的情重若千钧,却只能等来日再寻机会偿还。
楚帝冷哼一声便不再理会,继而吩咐孙莲英和祁墨上前侍奉。毕竟是春猎,借此良机将话说开,至于林尽染是如何判断,或会否向李代远求证,他并不在乎。
在场的晋王倒是听出话中的端倪,军权的归属尚无定论,即五万陇西军该如何安置,姑且得看上柱国是如何打算,这才是两方争执的关键所在。林尽染既排除在外,而今只看李代远父子究竟是何做派。